(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31岁的吴女士因为外伤引起左侧乳房内侧红肿伴疼痛,并且能触及一硬块。通过检查后发现为急性乳腺炎,通过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治疗,同时术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吴女士的症状明显好转。
【基本信息】女、31岁
【疾病类型】急性乳腺炎(左侧)
【就诊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就诊时间】2022年4月
【治疗方案】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治疗周期】10天
【治疗效果】左乳无明显疼痛,左乳硬块范围较前缩小
一、初次面诊
产后哺乳安全一直也是宝宝健康的重要保障,但不少产妇在这段时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受疾病侵扰的可能。今年4月中旬,我就接诊到一位为此烦恼不堪的患者。吴女士今年31岁,据她自述于一周前不慎伤及左侧乳房,随后便出现了左乳房内侧红肿伴疼痛,并且能触及一硬块。大约一天后,患者开始出现发热的症状,具体体温未测量。自行口服“消炎药”三天(具体药物不详)未见好转,肿块疼痛反而较前进一步加重,且可明显触及一肿块。遂来到我院进行诊治。
二、治疗经过
我先给吴女士进行了常规体格检查,可见双侧乳腺呈哺乳期改变,双乳头无凹陷,左乳头挤压排奶困难,右乳出奶通畅,出奶量可,左乳内象限皮肤红肿明显,可触及一约10x7cm大小肿块,疼痛明显,可扪及明显波动,右乳未触及明显硬块。左侧腋下可扪及一约1.5x1.5cm淋巴结,右侧腋窝及双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进一步完善乳腺彩超提示左侧乳腺内侧象限见混合回声团块,范围约6.9x6.4x3.1cm,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质,部分区域呈流沙样改变,提示双侧乳腺哺乳期改变,左侧乳腺内侧象限混合回声团块,考虑脓肿形成,至此基本可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左侧)。
由于左侧乳房可扪及明显波动感,且彩超检查提示已有脓肿形成,需要进行穿刺治疗。由于涉及到有创治疗,吴女士开始比较抗拒,希望通过常规“输液”的方式治疗,但我耐心和她讲明其中的利弊,以及治疗所谓的有创,其实是相当轻微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本着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吴女士同意了治疗方案,于是在超声定位下行“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穿刺液体送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结果回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敏感。针对其细菌培养结果,考虑到授乳以及宝宝健康的问题,决定予以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嘱托吴女士在治疗期间,暂时不要进行哺乳。
三、治疗效果
经过左侧乳腺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术以及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吴女士的疼痛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正常,精神、饮食状况良好,睡眠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住院第10天,复查彩超提示患者左乳脓腔明显缩小,遂同意其院外休养。
患者出院时左乳无明显疼痛,双侧乳腺张力稍高,乳汁明显减少,左乳内象限皮肤无明显红肿,左乳硬块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局部可触及少许波动感。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抗感染治疗,院外注意休息,1周后回医院进行复查。
四、注意事项
急性乳腺炎患者需注意: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
2、穿宽松胸罩。
3、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4、饮食需少吃或不吃具有发奶的食物,如鸡汤、猪蹄等,以减少乳汁的分泌和淤积。
5、保持乳房清洁及舒适,哺乳后应用清水将乳房清洗干净,特别是乳头、乳晕,可用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这样可帮助乳腺管的畅通,同时也可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五、个人感悟
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常见于哺乳期女性的乳腺炎性疾病,可发生于哺乳期的任何阶段。但吴女士的病情比较特殊,她并不是因为常见的乳汁淤积等病因所致,而是一种暴力因素引起的急性乳腺炎。
在哺乳期患乳腺炎不但对女性自身易造成伤害,更是宝宝健康路上的绊脚石。因其缺乏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流程,常致反复发作,甚至进展为乳腺脓肿,给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对患者坚持母乳喂养也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哺乳期乳腺炎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应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如果存在乳房皮肤红肿、温度增高等症状时,需高度警惕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