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性血尿又称肾性血尿,主要来自肾小球,临床上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常见于肾囊肿、IgA肾病、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系膜增殖性肾炎、多囊性肾脏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性血尿的发病机理往往与免疫有关,即抗体抗原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和基膜处,破坏肾小球基膜的过滤屏障,同时引起系膜基质和系膜细胞的增殖,形成肾性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意义
1、多形性红细胞超过80%时,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疾病。
2、多形红细胞不足50%时,称为非肾球源血尿,多见于多囊肾、急性膀胱炎、肾结石、肾盂肾炎、泌尿系肿瘤、肾结核等疾病。
肾小球性血尿常见病情
肾小球性血尿常见于慢性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囊肿破裂、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盂肾炎等。肾源性血尿出现时,尿蛋白明显增加,但红细胞不明显增加,多伴管型,如颗粒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