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由于腹痛,食欲下降,发热等症状入院就医,通过肝部CT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发现边界不清的浸润性肿块,再完善相关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由于患者身体难受性较差,因此未给予放化疗,使用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治疗10周左右,患者病灶部位的肿瘤物发展受限,体积缩小,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有效。
【基本信息】男,61岁
【疾病类型】肝细胞癌
【就诊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3月
【治疗方案】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周,随访210天
【治疗效果】患者病灶部位的肿瘤物体积缩小,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
一、初次面诊
2020年3月中旬,我在门诊接诊了一位61岁的男性患者,当时患者因为腹痛、食欲下降、发热等问题前来就诊,最开始时只有轻微的腹胀,因为患者此前有消化不良病史,所以当时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视,自行购买了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收效不佳。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患者开始出现了腹痛、食欲下降、发热等症状,因此前来就医。查体结果显示:患者体温为38.3度,有发热现象,腹部无明显外伤痕迹,存在脾肿大的现象,因此初诊以疑似腹部肿瘤收入我院进行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肝部CT检查结果可以得知,患者的肝右叶发现边界不清的浸润性肿块,结合病理切片等检查结果,综合确诊为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是一种原发性肝癌,病程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肿瘤物的增大,可能出现如腹痛,食欲下降,消瘦,发热等症状,由于患者本身的体质相对较差,经过评估后不适合用手术以及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这类耐受性较差的患者,我们为其制定了口服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治疗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主要成分是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心血管的形成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目的,对于一线治疗失败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6周左右,腹痛,食欲下降,发热等症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经过肝部的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灶部位的肿瘤物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肿瘤物体积未见进一步增大,治疗有效,建议患者继续留院观察并接受治疗。患者在入院10周左右,整体生命体征比较稳定,肿瘤物发展受到良好的限制,因此批准患者出院。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出院后要定期返回医院检查,及时监控自身肿瘤物的发展进程,以便于下一步的治疗,同时要加强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注,在院外一旦发生如剧烈腹痛,高热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处理。
2、患者在饮食上要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如大米粥等,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热量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各种谷物,肉类以及牛奶和鸡蛋等。
3、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五、个人感悟
肝细胞癌是一种源自于肝细胞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发热,食欲下降,黄疸升高等,早期的肝细胞癌患者可以采用手术配合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一线治疗失败或不可难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可以使用如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该患者的治疗效果还算可以,肿瘤物的发展进行受到了限制,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为患者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也提醒患者要积极配合后期的检查和治疗,尽可能延长生存周期和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