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团检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心脏听诊的部位和心音辨别图解

作者:jkzj发布日期:2025-04-01 语言朗诵 评论
导读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肺动脉瓣区: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又称Erb区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脉瓣第二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三尖瓣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二、听诊顺序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音及其产生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肺动脉瓣区: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又称Erb

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脉瓣第二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

三尖瓣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


二、听诊顺序

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听诊内容

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心音及其产生机制:

(1)第一心音(S1):代表心室收缩开始。

产生机制:二尖瓣关闭及三尖瓣关闭是S1的主要组成成分。

特点:心尖部听诊最响,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强、历时较长,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2)第二心音(S2):代表心室舒张开始。

产生机制: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突然关闭引起的振动是S2的主要组成成分。

特点:S2的主动脉瓣成分(A2)在前,肺动脉瓣成分(P2)在后。音调高脆、强度较S1弱、历时较短,在心底部听诊最响。

(3)第三心音(S3):心室快速充盈期末。

产生机制:心室快速充盈期末血流冲击心室壁,心室肌伸展,腱束、乳头肌紧张的振动。

特点:音调低钝、强度弱、持续时间短,在心尖部内上方及仰卧位听诊清楚。一般只在儿及青少年中听到。

(4)第四心音(S4):出现在心室舒张末期。

产生机制:心房收缩使房室瓣及其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

特点:低频低振幅,正常不能被人耳听到。


 
标签: 心音 体检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心脏听诊的部位和心音辨别图解】:http://bk.jkzj.cn/55674.html。作者: 小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专科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