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持续数分钟后缓解,未进行诊治,1周前患者感觉心悸、胸闷症状较前加重,遂就诊于我科。入院后完善检查后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予以冠脉PCI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心室重构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未再发作心悸、气促,现定期随访中。
【基本信息】男、65岁
【疾病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双支病变
【就诊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予以冠脉PCI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心室重构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未再发作心悸、气促等不适
一、初次面诊
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持续数分钟后缓解,未重视,未进行诊治。此后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感觉心悸、胸闷症状较前加重,发作很频繁,每次持续数分钟至30分钟不等,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今日为明确病因以及治疗,遂就诊于我科门诊。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冠心病可能,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房、左室增大,主动脉瓣钙化并轻度返流,二尖瓣中度返流,心包少量积液,左室收缩功能稍减弱,舒张功能减弱(I级)。心电图提示异常Q波。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初步考虑患者的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待排”,为了进一步明确及治疗,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诊断以及判断患者病情,入院后建议患者进行了相关的辅助检查,其中NT-proBNP(心衰指标) 1110.00pg/ml,血脂:总胆固醇 7.33mmol/L,甘油三酯 3.0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97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 28.7U/L,糖化血红蛋白 7.8%。凝血功能、大小便常规、甲功、感染三项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1、窦性节律;2、房性早搏;3、ST-T改变(心肌劳损);4、异常Q波(请结合临床考虑)。血管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形成,右侧椎动脉管径偏小。
入院第二天为患者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呈右优型,冠脉开口位置正常,LM未见明显狭窄,LAD近段闭塞。LCX近中段狭窄85%,见侧支循环供向LAD中远段显影,TIMI血流3级;RCA中段狭窄50%,PL近段狭窄90%,TIMI血流3级。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查,现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双支病变。
目前患者有行冠脉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指征,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行PCI治疗。于LCX近中段病变处成功植入药物支架共一枚,复行造影示血管成形佳,支架贴壁好,TIMI血流3级。术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心室重构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术后第一天复查B型利钠肽:938.00pg/ml,较前有所下降。
三、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未再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精神、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住院后第15天,患者要求出院,考虑目前病情较为稳定,故同意患者办理出院,回家休养。
出院时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四、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证充足睡眠。
2、适当锻炼,平时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慢跑、游泳等活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3、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片,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1片,每5分钟可重复1片。
5、出院后应定期回医院随访,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了解病情,院外应遵医嘱服用药物,切不可自行停药及随意更换药物。
五、个人感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如本例患者出现的心悸、胸闷,也可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典型的心绞痛部位位于胸骨后,也可在咽喉部,部分患者可见于左前胸,甚至在下颌或剑突下上腹部,疼痛可向左肩部、左臂内侧、无名指、小手指、颈部、下颌及咽部放射。
心绞痛发作后,患者应采取站立位或坐位,而不是采取卧位,这样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负荷,同时也减少了心肌耗氧量,但最重要的缓解方法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90%以上的心绞痛可在1~3分钟内缓解,因此患者应常备硝酸甘油。如果疼痛时间很长、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就可能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不可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