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登革热后会产生抗体,但产生抗体的时间较晚。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两季高发。
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会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在感染后的第5-8天,会出现登革热血清学反应,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可确诊为登革热。在感染后3-4周,血清中可检测到IgG抗体,滴度逐渐升高,此时可证明感染过登革热,并产生了抗体。得登革热后会产生抗体,但滴度会比较低,无法检测出来,一般需6-8周后检测出抗体才可确诊。
但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所以在高峰期后无法达到保护水平,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登革热感染,需进行补充检测或者多次复查。
对于明确为登革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合理补充营养,以促进疾病恢复。登革热除了通过血液传播外,一般还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所以居家要注意环境卫生,把废弃垃圾清理干净,防止蚊虫叮咬。同时在疾病恢复后,可适当进行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