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皮疹、出血倾向等为主要特征。
1、蚊虫叮咬:登革热病毒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当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叮咬后,病毒会进入人体,并在体内大量复制,从而引起发病。由于伊蚊是雌性蚊子,因此建议患者做好防蚊措施,避免去蚊虫较多的地方;

2、接触传播:如果皮肤破损处接触到携带登革热病毒的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也可能会导致感染登革热病毒。如果与患者共用毛巾、浴巾等物品,则有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在接触他人前要先洗手,尽量不要去公共浴室洗澡;
3、母婴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在怀孕期间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此时胎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或者是脑积水等疾病。所以为了防止胎儿受到影响,在怀孕期间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治疗;
4、其他传播途径:如果患者居住的环境比较潮湿或者温度比较高,就有可能会导致蚊虫滋生,而此时身体抵抗力下降时,也有可能会被蚊虫叮咬到。如果在患病期间不注意自身的护理工作,经常用手抓挠患处,也有可能会导致手部出现伤口。
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的传染科就诊,并遵医嘱进行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