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是一种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人体而传播。登革热病毒在蚊子体内复制后,可经唾液腺排出,当被叮咬过的蚊子再次叮咬人时,将病毒传入人体。
登革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乙型流感病毒属,其基因组为单正链RNA。登革热病毒分为四个血清型,分别为D、A、B和C型。其中以D型和B型最为常见,其他两种类型较少见。登革热病毒对温度敏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通常在30℃以下的环境中只能存活数小时。
登革热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类,如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等。直接接触传播是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共用物品、拥抱等。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飞沫传播或气溶胶传播,如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中含有病毒。
登革热病毒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性皮疹、休克等症状。登革热病毒感染后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等。
预防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关键是避免蚊虫叮咬。在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使用驱蚊剂来防止蚊虫叮咬。定期清洁环境也是预防登革热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